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悟才法师 钻石 艺栈
  swc.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6622
最新博文:
透视八大山人《千字文》书法中的“S”结构字法原理      解析八大山人的书法《心经》—释悟才(此论文正式发表于《书画艺术》杂志)     
我的动态    
佛心禅语行善道
发布时间:2017-01-24

  佛心禅语行善道

                      ——有感于悟才法师佛心书画展

                                                       文/彭庆阳(中国书法报记者)

        近期,悟才法师佛心书画展善款捐赠仪式在京举行,展出的88件书画作品结缘66件,爱心善款三十多万元捐赠到北京联益慈善基金会“传统文化教育联益专项基金”,专项用于洪亮书画艺术馆举办的“中国梦•书画情——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公益活动。笔者有幸参与,有所感,以记之。

        《观无量寿经》:“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佛心”乃指如来充满慈爱之心,则展览的主题“佛心书画”彰显了佛家致力于普度众生的慈悲之怀,又突出了此次展览的内容及其意义。于观者而言,不仅从中得以书画艺术之美的享受,也加深了对佛教文化的认知,可谓佛法、书法皆得以“加持”,法喜充满。

        身为山东龙口市南山禅寺监院的悟才法师,一贯弘法利生、慈悲济世,为当地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于此,他不忘初心,发挥佛法之功,将奥妙义理巧妙地融入书法之中,一方面以书法促进佛法的传播,另一方面以佛法推动了书法的发展。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有佛教禅理之境界,可谓字字如莲花,笔笔有梵音,字里行间无不给人空旷辽远、简约明净之美,一笔一划无不折射出一个修行者的祥和安宁之气,处处展示了佛心书画的独特之美和深远的意境。此次展览的作品,内容全是佛教题材,并从慈悲、觉悟、般若、圆满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多是他从生活中悟出佛法之真谛,皆语言平实朴素而显现佛的睿智。如其书写的《刚刚好》、《就这样》、《放下》等,言语直白简约,不故作深奥,但其书外之境、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启人心智、耐人寻味,让人心无杂念而恬然澹泊,佛由心生而海阔天空。每读一遍,其禅意书法都能生发出新的妙趣和法理,度人之功德就自不待言。

        悟才法师在《略论八大山人<心经>的艺术风格及内涵》一文中说:“作为探索者,最现实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八大山人《心经》的剖析,学习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书画艺术不懈追求的执着,探寻那种将修养内涵付诸创作时所迸发出的智慧灵感,弘扬其善于借鉴吸收前人优秀技艺遗产的敬业精神……”足见其对书法热爱的至真至纯,如同他对待佛教的敬畏虔诚,顶礼膜拜,也彰显出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悟才法师自幼习书,成年之时负笈于福建师范大学寒窗苦读;后入洛阳白马寺受三坛大戒、得佛门泰斗一诚长老法脉,寻根问渊;近年又求学于清华美院学习佛教文化、书法艺术,博取众长,择善从精。如此转益多师、积年累月沉浸于佛法与书法的研究,其在书法上自是能化他神为我神,创作出不激不厉、不浮不躁、自然流畅,有着空灵之美的作品。

       悟才法师早年于《集王圣教序》用功颇深,清华美院师从洪亮先生后专注于八大山人书《心经》,对八大山人书法的每一种笔法都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撰写出版了《经典碑帖临析大全·八大山人写<心经>》专著。随之,他的书风从“二王”的劲健妍美渐进到“八大”的高古奇崛,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悟才法师善作行草书,作行草书贵在每个字中笔画的来龙去脉要交代清楚,做到字中有笔,书写出来才会有境界和情致。如其作品《心》,笔画简约但笔法却不简单,三个“点”画分别被处理成一个横点、两个竖点,瞬间的“点”画运笔有起、有行、有收,如孙过庭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表现出来速度、力量、重量、质感。其中锋用笔且能笔笔实而境界虚,虚实之间幻化精微,灵动圆润又厚实朴拙,笔画间自然联系、顾盼生情、气息流畅。一字之书,“笔笔还其本分,不稍闪避取巧,便是极诣。”(刘熙载语),可见其在笔法上的造诣。

        黑格尔说“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书法的形式就是其本体语言的表现,悟才法师秉承恩师洪亮先生倡导的“书法本体语言一体化”,思考书法本体语言中笔法、字法、章法的内在规律,运用到书法实践中来,完成了书法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如其作品《无量寿佛》《难得糊涂》,用笔既能“笔心常在笔画中行”(蔡邕语),笔笔中锋,故线条圆润、干净、劲健,又能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结字上注重大小、疏密、揖让、穿插等运用,墨法上讲究浓淡、枯润的对比,章法上知白守黑、置陈布势。整幅作品既有传统的意韵,又颇具现代的形式感,匠心独运,有着独立的审美意境和追求。

       《庄子·山木篇》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或许为人处事从艺都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去修饰才会完美,但这些都是表象的、暂时的。只有在既雕既琢的同时,不断地通过修行妙理、学习参悟,才能去寒陋、理性情、陶胸次,提高自我修养,于简洁中见率真、于质朴中尽现完美。悟才法师深谙于此,清楚书法要本于心行,以清厚为上。所以他的书法形式自然平淡不做作、不扭捏,技法纯粹扎实,书风温醇沉毅。刘熙载云:“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学书者由不工求工,再由工求不工这两个不同的学书阶段,既是书法复归于朴、崇尚自然本色的审美追求,也是学书者由无法到求法,待法度详备后再求无法的境界追求。悟才法师在洪亮诸师的指导下,勤奋耕耘,基本完成了“由不工求工”的学习阶段,已是人中翘楚,可他并不满足于此,还在致力于“由工求不工”的追求,这也是其导师给予的厚望。由工求不工乃是书法的无法境界,我自有我法,乃无法之法,路漫漫其修远兮,悟才法师于书法之道继续苦行僧的求索着。

       刘熙载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以此来观照悟才法师之绘画艺术,可证刘氏之说不虚也。悟才法师的佛像画凡是临摹弘一法师之作,总要在跋文中交代清楚,这是他恪守佛教“五戒”其一“不妄语”,更是他诚信仁爱之人格秉性的使然。悟才法师的朱砂佛像画有着极佳的艺术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画法中有着很强的书写性,每一根线条都是中锋用笔写出来的,刚劲之中含柔润,却又刚而非石、柔而非泥,构图生动飘逸、别具一格。使庄严妙曼而又崇高神圣的观世音菩萨,回归到近乎于世俗、与大众平等相处的神态,流露出祥和慈爱、舒畅清静的气息。作为书法家,悟才法师在继承传统中不脱落创新,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和气息;作为佛教人士,他秉承“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断融入时代,融入社会。佛法与书法相结合,佛法的传播更为广泛,书法内容也因佛教文化更加丰富,二者相融相合,共彰传统文化的魅力!

       难能可贵的是,悟才法师把结缘作品所得善款如悉用到慈善事业。他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在阐释“人间佛教”思想,这于佛教文化、书画艺术的传播和推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彭庆阳,中国书法报记者。

评论(0) | 阅读(322)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般若篇 (26) ()
般若篇 (28) ()
慈悲篇 (10) ()


我的最新动态

透视八大山人《千字文》书法中的“S”结构字法原理
解析八大山人的书法《心经》—释悟才(此论文正式发表于《书画艺术》杂志)


访客最新留言

中国书画艺术品服务中心
2016-06-01 17:47:44
释老师好,您在咱网站登陆的电话已经停机,为了不影响您的宣传推广以及资料的更新,请留下您新的电话,或联系15966647833,我已发信到您的邮箱,请查阅
清茗半盏
2014-12-26 10:50:07
行笔流畅,彰显功底,欣赏高僧的作品,拓展了视野。赞!
墨斋
2014-12-24 20:25:36
作品文笔流畅,功力不凡,收藏了。以后会常来欣赏,大开眼界。
墨斋
2014-12-24 20:20:10
作品文笔流畅,功力不凡,收藏了,我会常来这里欣赏您的力作,大开眼界。
佛弟子
2014-12-24 19:17:00
随喜赞叹!一代高僧大德,德才兼备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悟才法师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